诗词网

采蘋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分类:诗经 女子 祭祀

诗句: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诗词简介

诗意赏析

简介

《采蘋》,《诗经·召南》的一篇。是一首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描述了女子采摘苹草、水藻,置办祭祀祖先等活动,真实记载了当时女子出嫁前的一种风俗。其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苹、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诗歌叙事不假修饰,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通篇不用一个形容词,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义又不完全雷同,显得连绵起伏,摇曳多姿。...

注释

⑴于以:犹言“于何”,在何处。苹(pín):又称四叶菜、田字草,苹科,为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可食。⑵藻:杉叶藻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一说水豆。按《礼记·昏义》言女子教成之祭,曰“牲用鱼,芼之以苹藻”,鱼,俎实;苹藻,羹菜。⑶行潦(xíng lǎ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毛传:“行潦,流潦也。”⑷筥(jǔ):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⑸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毛传:“亨也。”按即烹。⑹錡(qí):三足锅。釜:无足锅。锜与釜均为炊饭之器。⑺奠:放置。⑻宗室:宗庙、祠堂。毛传:“大宗之庙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牖(yǒu):窗户。⑼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毛传:“尸,主。齐,敬。季,少也。”⑽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āi):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季:少、小。...

翻译

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篓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有那锅儿与那釜。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今儿谁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诚。...

赏析

这是一首叙述女子祭祖的诗,诗里描写了当时的风尚习俗。《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召南·采蘩》《大雅·行苇》《大雅·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根据《礼记·昏义》为说,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这更符合诗意。根据文献可以知道,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这时,奴隶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奔走终日、劳碌不堪,这首诗就是描写她们劳动过程的。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苹、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俗话说:“上供神吃,心到佛知。”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

点评

吴闿生《诗意会通》引旧评云:“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扬之水《诗经别裁》评此诗曰:《采苹》之叙事,不假修饰,乃至通篇不用一个形容之词,却是于平浅谐美中写出了烛照女子生命的一点精神之微光。采菜,烹煮,设祭,“事”之平平静静中浮漫着心的快乐和憧憬。“宜其室家”、“宜其家人”,《桃夭》中的一唱三叹,是那一时代对女子一个最低的或者也是最高的要求,读《采苹》,猜想着女儿自己或者竟也是如此希望着。“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未了一句轻微的赞叹,是诗中挑起遐思的一笔,本来是开端,却轻轻巧巧作成收束,“叙事”便于此际化为“抒情”。...

翻译

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篓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有那锅儿与那釜。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今儿谁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诚。...

注释

⑴苹:多年生水草,可食。⑵藻:水生植物。一说水豆。⑶行潦(xíng lǎ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⑷筥(jǔ举):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⑸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⑹锜:有三足的锅。釜:无足锅。⑺奠:放置。⑻宗室:宗庙、祠堂。牖(yǒu有):窗户。⑼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⑽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āi斋):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季:少、小。...

英文翻译

she gathers the large duckweed ,by the banks of the stream in the southern valley .she gathers the pondweed ,in those pools left by the floods .she deposits what she gathers ,in her square baskets and round onesshe boils it ,in her tripods and pans .she sets forth her preparations ,under the window in the ancestral chamber .who superintends the business ?it is reverent young lady ....

鉴赏

《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采蘩》、《行苇》、《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根据《礼记·昏义》为说,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这更符合诗意。根据文献可以知道,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这时,奴隶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奔走终日、劳碌不堪,这首诗就是描写她们劳动过程的。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苹菜、采水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俗话说:“上供神吃,心到佛知。”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正如《左传·隐公三年》所说:“苟有明信,涧...

写简介、诗意、赏析、评论、纠错

标题:
内容:

作者: